欧冠决赛结束了吗-欧冠决赛结果相反
欧冠淘汰赛主客场作战有什么区别
区别如下:
1、在别的主场赢得胜利或者进球更加困难,加上主队对于场地的熟悉,再加上以逸待劳,所以能够拿下客场比赛视为能力的体现。
2、主场有众多球迷支持,球员对球场本身也很熟悉(长宽大小、草皮等)。
3、相反,在客场,大多是对手的球迷,心态会发生变化,因此同样进一球,但客场的进球含金量比主场高。
因此在双方各一胜一负,或者两场都是平局的时候会看客场进球。客场进球多的说明实力或状态略强于对方,如果客场进球也一样,说明双方实力状态近乎一样,需要加时和点球。
如果30分钟的加时赛还是平手的话,就要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了。点球大战是不存在平局的,因为5轮过后还是平手的话,从第六轮起A队射进,B队射失,则A队直接取胜。
为什么感觉世界杯难度没有欧冠大,但是含金量却是最高的?
说欧冠难度比世界杯大的,都是伪球迷。首先欧冠容错率高,除了决赛都是两场。而且欧冠很多非豪门游球队都是来混钱的,求胜意志不是很强。能踢欧冠的球队的球员本身都是经常出现在欧洲赛场的,在球探面前露脸的机会多,他们不会特别拼,避免过度消耗和受伤。?俱乐部的阵容都是精心打磨的,起码阵容上是完整的,球员配合也熟练。反过来世界杯就是。世界杯容错率低,小组出线后就是一场定胜负。世界杯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,他们为国家荣誉而战,求胜意志坚定。世界杯的球员有很多是很难在球探面前露脸的,世界杯就是他们一球成名的机会。国家队基本没有完整阵容,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残阵,而且球员之间很难说有什么默契配合。举个栗子,苏亚雷斯如果是欧冠比赛,除非是决赛,他绝不会做出2010年门线扣杀的动作,但是世界杯,他就能这么干。?关于世界杯还有欧冠,在球迷之间曾经有过这么一番讨论,就是这两个杯赛到底谁的含金量更高。 有的认为是世界杯,赛程紧、密度大,具有高强度,要拿到冠军不容易;有的则认为是欧冠,由于欧冠参加的队伍里面,各支豪门俱乐部里面都是各个国家的当家球星,聚在一起成为了超级强队,无论从实力还是默契程度来讲,毫无疑问是欧冠的队伍更强,也更加具有战斗力。这两个观点,你要说谁对谁错,也非常困难,各抒己见都有一定道理。 不过我去踢球,在野球场上碰到过许多球员,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,踢完比赛大家闲聚下来聊天谈到比赛强度的问题时,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了一个观点:世界杯的比赛强度,受国家队氛围的影响,会比俱乐部的比赛来得更加激烈。由于民族荣誉感以及对于自身国家的认同,在比赛上会更加拼尽全力。?加上世界杯四年只有一次,大家的关注度以及投入程度会更加集中。 从这个角度来讲,受到国家荣誉buff的加成,世界杯的难度会比欧冠稍强一些,含金量也会更高。 这个观点,我还是比较赞同的,综合思考下来也确实如此,大致上我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些球员会有这样的感受,他们参加过不少比赛,对于场外的细节会更加重视。 首先,同一个国家的球员相对来说比较熟悉,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氛围,都会比俱乐部的队员强很多。俱乐部的球员看似很强,但是实际上都是各个国家聚在一起的“雇佣兵”,大家都是为了各自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在一起合作。默契是有,由于长时间踢球待在一支球队比较熟悉,场上的发挥和队员们之间的了解程度更高,但是要说场下能不能关系良好,就不好说了,也许私人之间还会有矛盾,只是大家都是成年人,为了团队也不好把问题公开化。 其次,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,世界杯的赛事会有点“距离产生美”的心理效应。大家长时间不在一起,忽然因为一次重大赛事相聚,相当于各个好友们之间再度聚会,情感和感情上的状态会比较深刻。 大家会很珍惜此次的比赛经历,世界杯四年一次,可不是所有人能够参与的,既然如此,大家就会更加具有参与感,也会对参加比赛的专注程度更高。为了自己的前途,还有队友以及国家队荣誉的渴望,建功立业的心情会更加深厚。 这就不像俱乐部,欧冠年年都有,要是失败了,还有下一次。无论从机会还是参与的专注程度来讲,都没有世界杯的赛事来得那么“谨慎”,精神状态会比较放松,大家也不会把某一年的失败记在心上,大不了明年重头再来。 世界杯的话,四年一次,人生没有那么多的轮回,球员的职业生涯,年纪大地参加四五届赛事就算了不起了,何况大多数球员也许一生还没能参加世界杯。最后,赛事本身制度的难度大。这点是需要肯定的,世界杯的赛事,大概几天就要踢一场,如果要拿冠军,从小组赛到最后的决赛,要踢7场球,30天之内踢7场,相当于每隔四五天就要比赛一次。 而且与欧冠不同,欧冠的小组赛和淘汰赛(除了决赛)好歹还是双巡回比赛模式,有主客场之分,世界杯就是一场论,小组赛踢3场,踢完头两名出线,能够给予调整的时间非常少。
1973——74赛季欧冠决赛,拜仁1:1战平马竞后,“加赛4:0”是什么意思?
欧洲足联1969年规定的计胜条款显示,如果在决赛中(包括加时赛)战成平局,并不采取点球决胜,而是加赛一场决出冠军。这种情况在冠军杯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,对决的双方就是拜仁慕尼黑和马德里竞技。1974年5月15日,布鲁塞尔海瑟尔球场,90分钟内双方战成0:0,比赛进入加时。在加时赛结束前六分钟,马德里竞技中场路易斯攻入一球,志在必得的西班牙人已经开始准备庆祝胜利。但他们忘记了对手是顽强的德国人。在补时的最后一分钟,全场比赛很少助攻的拜仁后卫施瓦岑贝克突然前插,37米外一记重炮轰门将球打入,双方不得不重赛来决定冠军归属。 冠军杯历史上唯一的决赛重赛在两天候即5月17号进行,双方重新踏上海瑟尔球场,上一次来到球场的50000名观众只有一半观看的第二场比赛。之前最后关头憾失好局的马德里竞技深受打击,体力、士气都很低落。相反拜仁球员都很兴奋,第28分钟有乌利·赫内斯先入一球,下半场格尔德·穆勒连入两球,乌利·赫内斯在第83分钟时锦上添花,最终拜仁以4:0狂胜,历史上第一次登上欧洲足坛之巅。